空壓機的工作歷史
一、雙螺桿壓縮機的發展歷史
大約在1878年-1934年之間,隨著SRM廠總工程師開發第-一項專利的出現,以及不對稱齒輪廓雙螺桿壓縮機的原理,設計了螺桿壓縮機及其轉子齒輪廓。歷史上開發的第-一臺螺桿機是無油螺桿壓縮機。壓縮機內的軸承、齒輪等部件采用普通的潤滑方法進行潤滑,但油通過有效的隔離軸密封進行隔離。還有噴油螺桿壓縮機,當壓縮氣體介質中注入大量潤滑油時,起到潤滑、密封、冷卻、降噪的作用。在噴油螺桿式 空氣壓縮機中,輸出的壓縮空氣含有油。在某些應用中,隨著油氣分離和氣體凈化技術的發展,過濾處理可以完全滿足無油或微油的要求。
二、單螺桿壓縮機的發展歷史
1960年,法國某企業提出了單螺桿壓縮機的想法,并獲得了專利權。
1963年,第-一輛原型車由法國標致在20世紀70年代初正式生產并投放市場。
20世紀80年代末,隨著技術的進步,石油、化工、礦業等行業產生了壓縮空氣。
目前,單螺桿空氣壓縮機主要用于石油、化工、能源、交通、機械、冶金、礦山、建筑、醫藥、食品等領域,市場需求也在增加。
三、活塞機的發展歷史
往復活塞機可以說是較早開發的壓縮機之一。工作時,通過活塞在氣缸中的往復運動來壓縮和輸送氣體。
時間線:
到18世紀末,中國在公元前1500年發明的木制風箱為工業制造了第-一臺往復式空氣壓縮機。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無油潤滑和隔膜壓縮機。
四、離心機的發展歷史
(小知識:離心力較早應用于中國古代。當時人們經常把繩子綁在陶罐上,用力搖晃,用離心力把蜂蜜和蜂蜜分開。)
第-一臺離心機于1836年在德國誕生。此后,幾十年后,瑞典首-次將離心設備應用于食品工業,某種乳脂離心機用于從牛奶中分離牛奶和乳脂;
1950年,在瑞士,離心機技術再次得到改進,現在可以直接由變頻電機驅動。這一發展為科研、醫院、工業生產等領域的離心機奠定了基礎。
目前,隨著時間的快速發展,離心機發展迅速,種類繁多。應用行業也在探索新的領域。